![]() ![]() |
---|
![]() ![]() |
序言:向海而兴,背海而亡 昔者,华夏大地,文明古国,然海疆之事,未尽其详。自近代以来,中国海军之发展,犹如一幅波澜壮阔之画卷,其间既有屈辱之泪,亦有自强之光,映射着华夏民族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强盛之历程。 一、萌芽与挫败 自鸦片战争以降,我国海军屡遭挫败,国门洞开,海权旁落。林则徐、魏源等爱国有识之士,对近代海防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。洋务运动期间,虽有南洋、福建、广东海军初具规模,北洋海军亦于1888年正式成军,然甲午一战,北洋水师全军覆没,海军之梦,一时沉入深渊。 二、重生与自强 及至新中国诞生,我国海军如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1949年4月23日,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,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,人民海军正式诞生。1950年,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,萧劲光任司令员,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、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。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,为五艘舰艇写下了五张同样的题词:“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,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!”。 三、发展与跨越 1954年,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,拨出巨款,采购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;1962年,第一艘国产猎潜艇研制成功;1968年12月,研制第一艘中型导弹驱逐舰。1970年12月26日,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,1971年,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“济南”舰服役。1974年8月1日,第一艘攻击核潜艇命名为“长征一号”,舷号为401,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。 四、现代化与转型 进入21世纪,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,中国海军的建设步伐更加坚定。海军武器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从引进到制造,海军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海军战略领军种战略之先,之后空军,火箭军都逐步开展了各自军种战略的研究,规划各自军种的全面发展。海军的转型发展,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,进入21世纪后逐渐定型。随着国家对军队建设、海军建设投入大幅增加,海军主战武器装备加速发展,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相继列装,远程打击、信息攻防、远海投送能力大幅提升。 五、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,中国海军将继续秉承“和平、合作、共赢”的理念,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,为维护世界海洋和平与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海军之发展,不仅是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缩影,也是中国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外交政策的生动实践。 本网页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详实的叙述,向您展示中国海军从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。我们将一起回顾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,感受那些激动人心的变革,以及展望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在这里,我们将见证一个民族的海洋梦想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,一个国家的海军力量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。 让我们一起启航,探索中国海军的辉煌历程,感受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海洋情怀和强国梦想。 |